甜瓜籽、油菜籽、榆树皮(取其第二层白皮)。
上3味干货各等量,可根据伤处面积大小估量备齐。
另备生芝麻香油若干。
〔加减〕不需要
〔制法〕瓦松20克,鱼腥草20克,五倍子15克,乌梅肉15克,海皮硝60克
〔加减〕无
〔制法〕将上面5味药材一起放入锅内,加清水1500毫升,浓煎成500毫升;
备一个痰盂之类可坐熏的容器,把烧好
莲子30克,芡实30克,石榴皮30克,大黑枣5个,猪瘦肉60克
(以上为重症患者的用量,轻症用量各减半即可)
〔加减〕无
〔制法〕上面材料备齐之后,加水用泥锅
王不留30克,白英20克,牡蛎15克(先煎30分钟),三棱10克,莪术10克,白芥子10克,醋北柴胡10克,黄芪10克,炙甘草5克。
〔加减〕痰湿较重者应加强理气化痰之力,如清半夏、紫菀、陈皮等;
瘀血较重者,加强活血化瘀之力,如川芎、赤芍等;
各种腰痛症。
〔取穴〕阳光穴。阳光穴是北京二院名老中医万方琴发现并取名的一个特殊穴位。
“阳光穴”位于第3、4掌骨衔接的凹陷处,如图所示。
三棱 24g,川芎12g ,大黄(醋煨)3g
〔加减〕视情况加味或不加味。
〔制法〕上面药方配齐后,加水煎煮,每剂煎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。
〔用法〕准备中药苍术适量,用刀具将其削成圆锥状,然后针刺小孔数个;
做好以后,慢慢塞入外耳朵,切记不要塞得太深,以免取出时麻烦;
然后,在耳边对准苍术艾灸;
每天艾灸一次,每次15到20分钟。
切记,孕妇忌用。10天为一个疗程。
此法为江苏针灸名医孙晏如先生所创。孙先生19
【汤剂】桂枝茯苓丸加减:
葛根90g,桂枝10g,甘草10g,赤芍10g,牡丹皮10g,桃仁10g,茯神30g,天麻15g,黄芪60g,生姜10g,红枣10g
【散剂】参三散加减:
西洋参90g,丹参30g,三七30g,红景天60g,穿山甲15g,水蛭120
山茱萸肉60克(保证无核的),麻黄根20克(保证是根),生甘草20克,北五味子15克。
〔加减〕可以此为基础方,与体质辩证增加。
〔制法〕配齐上药后,加水适量煎煮,每剂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。
补骨脂、骨碎补各30克,淫羊藿15克,熟地15克,知母5克,龙齿10克
(上面的量为原方提供,若按原方注明连服1个月一次性配齐,此方量可改为:补骨脂、骨碎补各240克,淫羊藿120克,熟地120克,知母40克,龙齿80克)
〔加减〕人参10克,黄芪20克,当归10克,川芎10克,桔梗10克,三棱10克,文术10克,丹参10克,半夏10克,牡蛎30克,甘草10克。
〔加减〕无
〔制法〕上药配齐后加水煎煮,一剂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成3份。
丹参12克,川芎10克,葛根20克,桂枝9克,甘草6克,人参6克,麦冬6克,五味子6克,白术12克,茯苓12克
〔加减〕气虚很厉害,就加黄芪50克,如果你气虚适中,可以用上30克,如果一般气虚用上20克就可以了。
血虚可加当归12克。
丹参、熟地各25g,龟板30g,生地、枸杞、山萸肉、仙灵脾、黄芪各15g,骨碎补、当归各20g,丹皮、川芎各10g,木香3g,甘草5g。
〔加减〕上肢骨折加桂枝15g;
下肢骨折加牛膝15g;
足跟骨折加木瓜15g;
按中医的说法,这个病叫“石瘕”,30岁以上的妇女容易得这种病,是妇科多发病。中医认为此病多半是由于情志失调、忧思过度,引起肝脾不和,导致冲任功能紊乱,气血瘀积,或痰湿凝滞郁久而成积。如果病人久病失血,就会气血双亏,出现体虚病实的病症。
〔取穴〕痞根——经外奇穴。痞,就是痞块的意思,“痞根”的意思就是指难消痞块可除根。当第1腰椎棘突下,旁开3.5寸。
当归30g,制首乌30g,侧柏叶30克。
〔加减〕无
〔制法〕把上述3味药放药罐里,加入凉水1.5升(3斤),浸泡1小时以上。
然后用大火烧开,转小火慢熬1个半小时。
金钱草、虎杖、夏枯草、法半夏、柴胡、丹参各10克
〔加减〕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调整用量或适当化裁。
〔制法〕以上面基础方化裁后的配方,配齐药后,加水适量煎煮;
一剂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。
金银花,野菊花、连翘各15克,板蓝根30克,桑叶,牛蒡子、黄芩各12克,土茯苓20克,苦杏仁10克,荆芥、蝉蜕各8克,甘草6克。
〔加减〕药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病情轻重,适当增减。
〔制法〕上述药材加水适量煎煮,每剂煎2
甘草八两(240克),川贝母四两(120克), 杜仲四两(120克)
〔加减〕不需要
〔制法〕上面三味药,用清水六斤,熬至一半;
再将药用布去渣,加入好红糖一斤成膏。
牡蛎30克,玄参12克,海藻12克,桃仁9克,红花9克,法半夏12克,陈皮12克,茯苓30克,白术12克,党参12克,麻黄6克,苦杏仁6克,白英12克,仙鹤草60克,山慈菇15克,白芥子6克,皂角刺6克,丹参12克
〔加减〕可随症加减化裁。
〔制法〕番木鳖500克。
〔加减〕无
〔制法〕番木鳖500克,加水3500毫升,煮沸20分钟;
趁热刮去外皮,取净仁切片放在瓦片上,用文火烘干至酥;
待凉后研碾成细粉末
葛根15g,片姜黄10g,威灵仙10g,当归10g,川芎10g,炙桂枝10g,桑枝10g,木瓜络10g,丝瓜络10g,鸡血藤15g,路路通10g,炒白芍15g,炙甘草5g。
〔加减〕风邪偏盛,疼痛游走者,加防风;
疼痛不已者,加细辛、延胡索;
〔方药〕钩藤30克,地龙13克,香橼10克,佛手10克,枳壳10克,木瓜10克,连翘10克,赤芍10克,丝瓜络10克,桑枝30克
〔加减〕无,或随症化裁。
〔制法〕上面药材配齐后,加水煎煮,一剂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。